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6年第16期
编号:12860739
对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的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16期
     【摘要】 目的:研究替硝唑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糖尿病性牙周炎(DMC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8例DMCP患者作为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对象,将128例DMCP患者分成联合组和基础组,各64例,基础组仅接受牙周治疗,联合组在接受牙周治疗时服用替硝唑,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基础组总有效率为84.38%,联合组为95.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及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空腹血糖和HbA1c均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结论:在给予牙周治疗时应用替硝唑能够改善DMCP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牙周炎; 牙周基础; 糖尿病; 替硝唑

    中图分类号 R781.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6-0023-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6.011
, 百拇医药
    糖尿病可加快牙周基质细胞凋亡过程,因此可导致牙周炎发病风险明显增加,同时会加重牙周炎的严重程度[1]。对此,在临床中需要及时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DMCP),以同时控制牙周炎和糖尿病的病情。本文分析了替硝唑胶囊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DMC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8例DMCP患者作为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对象,128例DMCP患者中男89例,女39例,年龄47~82岁,平均(64.1±2.6)岁,合并高血压患者76例。入选患者的病情相对稳定,入组的前1个月内没有出现急性症状,对于本次研究的依从性良好,运动习惯、饮食习惯、用药种类及口服剂量等在接受治疗期间没有发生变化。此外,患者牙周的探诊出血检查结果为阳性,合并牙龈炎症,或附着丧失>4 mm、探诊深度≥5 mm。排除治疗前1个月内曾服用抗生素的患者,半年内曾接受牙周治疗的患者,余留牙齿数<15颗的患者以及合并严重系统性病变的患者。随机将128例DMCP患者分成联合组和基础组,各6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治疗联合组DMCP患者时采用的方法如下:在初诊为DMCP时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方法保持口腔卫生,让患者注意餐后刷牙、合理使用漱口水等,同时根据牙周炎病情应用龈下刮治、龈上洁治等疗法。完成初诊与初治后让DMCP患者7 d后来院复诊,在复诊的过程中观察牙周炎病情改善情况;根据复查结果调整咬合关系,同时了解牙周炎病情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牙周炎的缓解程度对治疗方案进行合理调整,以便促进牙周炎尽快康复。在给予基础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采用规范化的操作方式,尽量避免损伤DMCP患者的牙周组织与口腔黏膜,以预防口腔感染。在提供牙周治疗期间让DMCP患者服用替硝唑胶囊(商品名:晓力;生产厂家:四川杨天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80265),以有效控制牙周炎症。替硝唑的初始给药剂量为2 g/次,1次/d,服用3 d后将口服剂量调整为1 g/次,1次/d,根据牙周炎病情决定给药时间,本组为连续服用6~8 d。在治疗基础组中的DMCP患者时,仅给予基础性牙周治疗,治疗过程中的操作方法与联合组相同。另外,根据糖尿病的病情告知患者采用有效方法控制血糖,包括遵医嘱口服降糖药物、给予胰岛素、坚持低糖饮食以及合理运动锻炼等。如在治疗时出现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鼻窦炎等并发症,则及时给予对症治疗,以避免患者的病情加重。
, http://www.100md.com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DMCP治疗效果,同时比较了两组DMCP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与HbA1c的变化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如下:经过治疗后牙周袋消失、患牙咀嚼功能恢复正常、牙痛及牙齿松动症状消失,判定为显效。治疗后牙齿松动、牙周疼痛症状有显著缓解,无肿胀、牙龈出血等症状,牙周袋明显变浅,DMCP患者可以正常咀嚼食物,判定为好转。如治疗后牙周疼痛感仍没有得到明显缓解,牙齿松动症状无改善,牙齿无咀嚼功能,牙周合并有肿胀及牙龈出血症状等,判定为无效[2]。总有效=显效+好转。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基础组总有效率为84.38%,联合组为95.3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HbA1c比较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及HbA1c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基础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在糖尿病患者出现牙周炎后,会造成糖尿病的病情控制难度加大,在部分情况下可导致病情恶化,这主要是因为牙周炎可造成血液中的TNF-α水平及IL-1β水平明显上升。在上述两种炎症因子水平上升的情况下,会导致机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性,因此可造成血糖控制效果受到不良影响[3]。对此,应积极治疗牙周炎,以便控制糖尿病病情。本研究在对128例DMCP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了不同的方案,经过治疗后发现联合组DMCP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基础组,且治疗后联合组的空腹血糖值与HbA1c值改善情况也均优于基础组,因此可以认为在提供基础性牙周治疗时应用替硝唑可以明显改善DMCP的临床效果。替硝唑对于牙周炎致病菌,包括消化性链球菌、厌氧菌、产黑色素杆菌以及梭形杆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杀灭作用,且该药物可有效渗透组织,能够提高局部血药浓度[4],因此可以有效消除引起牙周炎的不良因素,有效改善DMCP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再次证实了以上观点。目前也有研究证实,龈下菌斑是引起牙周炎的重要原因,同时可加快牙周炎的发展,龈下菌斑中栖居着大量微生物,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可严重破坏牙周组织,造成牙周袋中的厌氧菌明显增加[5]。实施牙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龈下刮治的方法清理患牙根面的污染层及刺激物,在刺激物与污染层被去除后,就可以有效控制菌斑继续扩大,这就有助于减轻牙周感染症状及消除牙周炎症,因此在临床中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对于DMCP患者病情的缓解有重要意义[6]。另一方面,在牙周炎的感染症状及牙菌斑得到初步控制的基础上应用替硝唑,可以充分发挥该药物的杀菌作用,确保牙龈组织部位的炎症能够被有效清除,同时可在杀灭有害厌氧菌、螺旋体及细菌的基础上改变龈下组织的微生物群落,明显提高球菌比例,因此可以有效巩固基础治疗的效果以及预防DMCP复发[7]。此外,替硝唑不但可以对厌氧菌DNA链的形成过程产生破坏作用,还能够在冠周袋及牙周袋中形成较高的血药浓度,并在保持高血药浓度的基础上延长抗菌时间,因此能够确保药效得到更好地发挥[8]。在应用替硝唑治疗DMCP患者时,口服剂量较小,因此可以减少及减轻不良反应;通过口服给药的方法应用替硝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水平,在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被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就可以改善血糖控制效果,从而有效缓解糖尿病病情,确保可以同时治疗牙周炎与糖尿病,进而从根本上改善DMCP的治疗效果。本研究证实联合组在接受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及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基础组,与目前的研究结论大致相符。综上,在给予牙周基础治疗时应用替硝唑能够改善DMCP的治疗效果。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张婷.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血糖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在老年患者中的预后相关性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213-214.

    [2]刘蕴玉,张欣,释栋,等.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浆瘦蛋白水平与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48(1):3-6.

    [3]魏剑芬,吴乃君,陈冬,等.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12):1068-1070.

    [4]方厚民,赖珩莉.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在改善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症状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2):5239-5240.

    [5]林桃娇,俞先长,刘干辉,等.监测糖化血红蛋白、B型钠尿肽原对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及预后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1):76-77.
, http://www.100md.com
    [6]路瑞芳,冯向辉,徐莉,等.侵袭性牙周炎在非手术治疗后不同治疗反应位点的临床和可疑致病微生物特性[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7(1):13-18.

    [7]孙晓军,孟焕新,释栋,等.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浆钙结合蛋白与血液中性粒细胞数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4,49(11):649-651.

    [8]苗伟,王小琴,柴晶,等.TNF-α、sICAM-1在慢性间歇低氧条件下大鼠牙周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4,30(6):743-747.

    (收稿日期:2016-02-18), 百拇医药(艾菊)